• 网站首页
  • 关于蓝泰
  • 案例展示
  • 新闻中心
  • 产品中心
  • 招商加盟
  • 联系我们
行业动态
  • 企业新闻
  • 行业动态
  • 媒体聚焦
  • 产品百科

电话:0539-7705660

联系人:18053963985

传真:0539-7705660

网址:www.lantaihuanbaokeji.com

地址:临沂市河东工业园区顺达路与紫昇街交汇处



行业动态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>> 行业动态
我国建筑垃圾再利用开启新模式
发布时间:2018-03-29  来源:中国建筑网

借助互联网的兴起,中国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一体化项目已经开始4.0模式的设想与研究,“十三五”时期,大中城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有望达到60%,其他城市有望达到30%。


到处都有高耸的塔吊和林立的楼宇,这是许多外国人来到中国的第一印象。他们说中国就像一个建筑大工地,这一点也不夸张。据住建部数据,中国每年的新建筑面积达到20亿平方米,全球40%的水泥和钢材都用在了中国的建筑工地上。


但许多人可能没有注意到,在这个建筑大工地的背后,每年还产生着数以亿吨计的建筑垃圾,它的数量已占到城市垃圾总量的30%~40%。据住建部公布的最新规划,到2020年中国还将新建住宅300亿平方米,由此产生的建筑垃圾至少达到50亿吨。


如此大量建筑垃圾的产生,我国处理建筑垃圾的方式目前主要仍为填埋与露天堆放,这不仅占用大量土地,还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,直接危害到周边居民的生活,建筑垃圾进行资源化处理显得尤其迫切。


过去,大家或许对建筑垃圾的概念比较陌生,自“深圳滑坡事件”发生后,建筑垃圾这个城市管理的“心病”再度出现在公众视野中,并迅速成为大众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。


有业内人士指出,世上本没有垃圾,只有放错地方的资源,建筑垃圾正是其中典型。只有把建筑垃圾当作资源,才可以避免垃圾围城。管理好建筑垃圾并加以资源化综合利用,是城市建筑垃圾处理的根本出路。


其实,建筑垃圾在不少发达国家被称之为“城市矿山资源”,是一大笔宝贵的财富。


日本从上世纪60年代就着手建筑垃圾的管理并制定相应的法律、法规及政策,以促进建筑垃圾的再生利用。日本对于建筑垃圾的主导方针是:尽量不从施工现场排出建筑垃圾,建筑垃圾要尽可能重新利用,对于重新利用有困难的则应适当予以处理。早在1988年,东京的建筑垃圾再利用率就达到了56%。在日本很多地区,建筑垃圾再利用率已达100%。


美国每年有1亿吨废弃混凝土被加工成骨料用于工程建设,其中,68%的再生骨料被用于道路基础建设,6%被用于搅拌混凝土,9%被用于搅拌沥青混凝土,3%被用于边坡防护,7%被用于回填基坑,7%被用在其他地方。


德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展循环经济立法的国家,它在1978年推出了“蓝色天使”计划后制定了《废物处理法》等法规。而该国于1994年制定的《循环经济和废物清除法》(1998年被修订)在世界上有广泛影响。据悉,世界上生产规模最大的建筑垃圾处理厂就在德国,该厂每小时可生产1200吨建筑垃圾再生材料。德国约有200家建筑垃圾处理企业,年营业额达20亿欧元。


我国目前专业从事建筑垃圾再利用的企业只有20余家,而2020年建筑垃圾至少达到50亿吨,由此可见,我国建筑垃圾再利用发展空间巨大。有人估算,有效开发后,我国的建筑垃圾利用率最终可达95%以上,若2020年这些建筑垃圾如果能够转化为生态建材,可以创造万亿元价值。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的目标是在“十三五”时期,充分发展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,同时不断完善对建筑垃圾处理利用的法律法规和制度体系,大中城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预期达到60%,其他城市预期达到30%。那么,怎么处理成了目前棘手的问题。


2015年12月29日,在中国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-建筑垃圾资源处置与利用一体化项目暨标准体系发布会上。中国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认为,目前国内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方式主要是1.0模式向2.0模式过渡,而世界发达经济体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模式正在从2.0向3.0过渡。


据介绍,借助互联网的兴起,中国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一体化项目已经开始4.0模式的设想与研究,即在3.0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三个100%的技术标准与水平,再生产品附加值更高、更绿色环保,并能通过“互联网+”的运营模式,将数字化设计、数字化施工、数字化制造、网络化融合、智能化生产与管理,将材料技术、能源技术、生物技术、3D打印技术进行高度融合。建立五个大的信息平台,为政府质量监督部门提供智能化查询监测平台,为城市管理执法部门提供物流动态监管、调度平台,为环保部门提供环境指标监控报警平台,为建筑施工企业、建材生产企业、物流企业提供及时多方协作平台,为项目与政府碳交易管理部门对接碳足迹采集跟踪,碳交易管理的平台。

上一篇: 没有了

下一篇: 建筑垃圾,也能变废为宝!

微信公众号

微信公众号

网站二维码

网站二维码

网站首页 关于蓝泰 案例展示 新闻中心 产品中心 招商加盟 联系我们

版权信息(Copyright2020-2021 临沂蓝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)  鲁ICP备18004855号-1

  后台登录